皮耶特拉菲塔(Pietrafitta)矿区的褐煤开采
Luigi Boldrini 古生物博物馆 (Museo Paleontologico Luigi Boldrini)

二十世纪中叶
随着大量褐煤矿床的发现,皮耶特拉菲塔的采矿活动得到了发展。褐煤是一种有机化石沉积物,是一种有限能源,它保持高度的湿度。直到1950年代和1960年代经济繁荣时期,它在整个意大利被广泛用于电力生产。在皮耶加罗地区的褐煤主要运送到特尔尼进行高炉钢铁生产。皮耶特拉菲塔褐煤是围绕内斯托雷河(Nestore)上游河谷的塔维奈勒盆地(Tavernelle)沉积的一部分,它们可能形成于沼泽环境中,厚约9米。
褐煤的沉积可能是在涅斯托尔三角洲海拔升高的构造运动之后开始的,随后形成的部分环境特征是数千年前形成的淡水湖,当时该地区是一个巨大的水池,仍然存在的植物为沉积在海床上的化石赋予了生命。化石沉积物构成了该地区古老构造的真正“视窗”,由沼泽、湖泊和草原组成,栖息着众多动物物种,其中许多物种已经完全消失。研究和挖掘工作对大约150万年前该地区的古环境、动植物群进行了假设性的重建:肯定有一个湖泊,周围环绕着沼泽,有大量水生植被、广阔的草原和阔叶灌木林。
化石记录证明了由水生生态系统、草原和森林物种组成的丰富动物群。古代遗迹足以表明当地动物群体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的开始,这很可能是由于从下更新世到中更新世过渡时期的气候波动所致。1958年这里建造了一座热电站,由该地区提取的褐煤提供动力,由于资金耗尽,该热电站一直运行到2001年。